淺析青花瓷“年年有魚”
-
小陶陶
2019-06-08 346
00
景德鎮(zhèn)陶瓷青花歷史悠久,從元代至今,有多少文人畫匠主攻陶瓷青花藝術?;B、人物、山水、草蟲、魚類綜合裝飾成為青花的主要圖案,正因為有了這些來自大自然的素材,才使陶瓷青花藝術生生不熄,得以發(fā)揚光大。我認為,景德鎮(zhèn)因為擁有陶瓷青花而更加精彩!
怎樣使陶瓷青花藝術不斷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,而又不失陶瓷歷史的厚重感呢,這是現(xiàn)代陶瓷藝人的使命所在。陶瓷繪畫技術種類繁多,有顏色鈾、青花、粉彩、新彩,雕刻,其表現(xiàn)形式和工藝紛繁復雜。一個藝術家一生的精力有限,不可能什么都想去獵涉表現(xiàn)。四面出擊,不如各個擊破。筆者經過痛定思索,決定把魚類題材作為青花圖案的一個表現(xiàn)形式。因為在各類陶瓷裝飾紋樣中,金魚,鯉魚、鱖魚、鲇魚作為表現(xiàn)對象,無論是廣大大眾客戶,還是少數(shù)文人墨客都可廣泛接受。為了較好的抓住魚類特征,長期以來,許多藝人他們熱愛生活,熱愛大自然,以造化為師,對魚類形象進行綜合分析,取舍集中,通過對魚類的習性和生活規(guī)律的觀察,并進行藝術加工,使其更有典型性,更符合人們美好愿望。近年筆者懷著忐忑的心,以孜孜不倦的學習態(tài)度潛心探索陶瓷青花魚類圖案,對鱖魚、鲇魚、金魚、鯉魚進行了一段艱難的嘗試和探索 。
青花鱖魚與牡丹組成圖案,寓意大富大貴;荷花與鱖魚組成圖案,寓意和為貴;更適應當前和諧社會,和諧家園的主題。鲇魚更有吉祥之意,寓意年年有余。鲇魚與蓮花組成圖案,寓意年年上升;鲇魚與鱖魚組成圖案,寓意年年富貴。正因為如此鲇魚圖案在陶瓷上表現(xiàn)的人特別多。景德鎮(zhèn)早期青花分水大王王步筆下的鲇魚那是活靈活現(xiàn),栩栩如生,形成自己獨特風格,為后者學習青花分水樹立了榜樣。分水工藝難以掌握。其畫法是,先用筆勾線,再用分水筆在線條輪廓中分水,使畫面產生深淺不同的層次。由于分水時,筆尖只能引出料水的作用,并不接觸坯體,從而使陶瓷畫面料色均勻,清爽明快,改變了以前筆觸現(xiàn)象。景德鎮(zhèn)畫鲇魚的人才輩出,當今國家級大師黃賣九、省大師黃楊、省高級工藝美術師胡春根、以及青年畫師占建芳鲇魚各具特色,他們嫻熟掌握了青花瓷畫的干、濕、濃、淡、焦,五色技藝,這也是他們幾十年艱辛磨礪的結晶。鯉魚在瓷器上表現(xiàn)的人也很多。我國幾千年民間習俗有,鯉魚跳龍門之說,鯉魚圖案在每年新春年畫隨處可見。鯉魚和嬰戲圖搭配,寓意新婚夫妻來年早生貴子。鯉魚與荷花組成圖案,寓意和氣生財。金魚圖案在陶瓷上也有寓意。金魚與水仙搭配,寓意來年幸福,金魚與石山小溪搭配,寓意水漫金山。金魚與水稻搭配寓意金色秋天豐收在望。筆者看到已故陶瓷美術家畢淵明的一幅1.8尺金魚青花瓷板很震撼,兩條金魚在幾縷水草中來往穿梭,活靈活現(xiàn),其用筆用色表現(xiàn)得恰到好處,給人一種親切感覺。許多人都認為畢老畫虎比較出名,但他的金魚也栩栩如生。輕工部陶研所藝術家黃海云帶有抽象畫意的金魚也家喻戶曉。他幾十年專畫金魚,而多采用釉上釉下來表現(xiàn)金魚的活潑、淘氣憨厚。通過高溫顏色鈾窯變,使作品達到了一種超凡脫俗的洗練效果。他的作品構圖大方,用筆簡練,虛大于實。
筆者以前在宣紙上畫魚較多,起初認為紙畫感覺好,青花瓷上表現(xiàn)一定好。沒有經過實踐不知畫瓷的艱苦,青花陶瓷原料用于坯胎與墨汁在宣紙上畫法截然不同。宣紙易吸墨,用筆也很流暢,其作品一氣呵成效果很好,而用青花料在胚上繪畫,坯體面干燥,且青花原料濃度高,不易掌握。青花原料調稀了,坯體經過高溫燒制后,畫面很淡。而用料過濃,坯體堵筆,燒成后畫面單一,沒有墨分五色的效果。盡管青花呈色為藍色對于早已習慣于黑白藝術效果的中國人來講,青色帶給的視覺體驗有著無限的內涵。筆者當初對青花顏料性能沒有很好掌握 ,急功近利,浮躁操作,走過一段彎路,也交了一些學費。經過一年多在陶瓷坯體上一次又一次的摸索,顏料要用茶水稀釋,且用筆要收放自如,不要復筆,不要停頓,不要皴擦,否則影響效果。通過摸索現(xiàn)在已能掌握青花性能,繪制的作品還比較滿意。近期本人創(chuàng)作的《大貴圖·鱖魚》《年年有余·鲇魚》《和諧富貴·荷花鱖魚》《金魚樂》作品效果較好,發(fā)色明亮,濃淡均勻。筆者心理有一種奮斗后的喜悅。
青花瓷畫,就象陶瓷上的水墨畫,瓷畫的器型、紋飾、邊角圖案,都是民族藝術的體現(xiàn)。要想自己魚類作品有特色,有創(chuàng)新,是自己今后追求的目標。筆者將在今后的創(chuàng)作道路上,虛心向前輩藝術家學習,學習他們?yōu)槿颂幨赖钠返?,學習他們對藝術精益求精的態(tài)度,力求把青花魚類表現(xiàn)得更加完美。
責任編輯:蘇曉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