廈門南普陀寺獲贈清代仿何朝宗德化白瓷觀音立像
-
小陶陶
2019-01-04 08:41:44 鳳凰網華人佛教1460
11451
座談會前則悟大和尚率眾禮佛(圖片來源:鳳凰網佛教 攝影:南普陀寺)
何丙仲先生向南普陀寺無償捐贈文物(圖片來源:鳳凰網佛教 攝影:南普陀寺)
座談會現場(圖片來源:鳳凰網佛教 攝影:南普陀寺)
座談會后合影(圖片來源:鳳凰網佛教 攝影:南普陀寺)
2019年1月1日,何丙仲先生向南普陀寺無償捐贈“清代仿何朝宗德化白瓷觀音立像”一尊、“民國轉道和尚傳戒紀念缽”一件,南普陀寺為此舉行了祈福、捐贈、品鑒座談會。
福建省廈門市原副市長潘世建先生,福建省廈門市文化局原局長彭一萬先生,福建省廈門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李云麗女士,福建省廈門市政協文史學宣教主任周旻先生,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、廈門大學教授葉文程先生,《東方收藏》主編、文物鑒定家余光仁先生,中國著名收藏家邱季端先生,福建省廈門市博物館館長、研究員張仲淳先生,福建省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會長郭明堯先生,福建省廈門市博物館副館長、研究員陳娟英女士,福建省廈門市文化遺產管理中心研究員鄭東先生,福建省廈門市文廣新局文物處原處長陳娜女士等參加了本次座談會。
座談會在《心經》誦念聲中開始,南普陀寺方丈則悟大和尚帶領閩南佛學院眾法師進行新年祈福,祈愿諸佛菩薩和護法龍?zhí)?,加持世間眾生家庭安康,六時吉祥,祈愿何丙仲先生及家人闔家幸福安康。
何丙仲先生說:“兩件文物都是先祖父和先祖母傳承下來,尤其是“清代仿何朝宗德化白瓷觀音立像”在家中供奉超過百年,經過多位專家鑒定為清代中早期德化瓷,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;祖父母當年為了抗戰(zhàn)勝利和家人平安,發(fā)愿終生吃齋禮佛,在我心中是愛國愛教的榜樣,南普陀寺就是當年先祖經常禮佛的道場,而且南普陀寺有很好的文物收藏條件,兩件文物放在南普陀寺,可以說是恰得其所?!?
則悟大和尚說:“何老先生同南普陀寺淵源深厚,觀音菩薩則同南普陀寺一脈相承。很感動何老先生捐贈這兩件文物,南普陀寺藏經閣中的許多文物,都是像何老先生這樣的愛心人士捐贈的。我們也做了很多努力來改善南普陀寺的文物保存環(huán)境,用更多專業(yè)的設備來保存文物,讓善心人士的心愿在南普陀寺真正受益。衷心希望能和眾多愛心人士一起弘揚佛法,踐行觀音菩薩的慈悲、大愛精神,讓社會多一些和諧美好,讓大愛、慈悲、感恩、誠信精神能夠發(fā)揚光大?!?
在捐贈儀式后的品鑒座談會上,文物專家們從胎質、釉色、工藝、品相、外觀等多個角度對“清代仿何朝宗德化白瓷觀音立像”進行了探討,一致認為這是一尊非常高質量的藝術品,保存也非常完好,是一件很珍貴的文物;此外,從文化內涵和弘揚觀音慈悲精神來說,這兩件文物的價值甚至已經超過了它本身的價值。
葉文程先生認為,何老先生的無私奉獻、愛國情懷,很值得大家學習,這兩件文物的珍貴不僅僅體現在它的價值上,還有很高的文化內涵,兩件文物捐贈給南普陀是非常好的歸宿。
余光仁先生則認為,德化陶瓷在中世紀時期就已經譽滿天下,何老先生捐贈“清代仿何朝宗德化白瓷觀音立像”,不管是對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承,都是很有意義的。觀音菩薩慈悲、圣潔的精神,可以說是和平使者,在倡導世界和平、兩岸和諧方面,同樣意義非凡。
世間不管是人和事,都有它最恰當的歸處。觀音信仰是很重要的民間信仰,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備受推崇。南普陀寺是觀音道場,且目前也珍藏有一尊何朝宗的觀音坐像;轉道和尚在民國時期也曾擔任南普陀寺的代主持,何丙仲先生捐贈的兩件文物,跟南普陀寺都有著頗為深厚的歷史淵源,稱得上是因緣際會、殊勝無比。
何丙仲先生捐贈“清代仿何朝宗德化白瓷觀音立像”和“民國轉道和尚傳戒紀念缽”,讓佛像在這里享受十方香火,得到更好的供奉,是一件功德殊勝的事情。南普陀寺也希望把何丙仲先生這份捐贈的功德,回向給國家和全人類,祈愿世界和平、國泰民安、人民幸福。
責任編輯:蘇曉薇
